陳 敏
日前,《上海市體(ti) 育健身行業(ye) 會(hui) 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(2025版)》《上海市體(ti) 育健身行業(ye) 健身指導服務合同示範文本(2025版)》在滬發布。3月14日,首批37家健身品牌和公共體(ti) 育場館代表(涉及782家門店和場館)率先簽署使用合同示範文本承諾書(shu) 。
從(cong) 去年1月1日《上海市體(ti) 育發展條例》頒布施行,到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《上海市體(ti) 育健身行業(ye) 預付式消費經營活動監管實施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辦法》),首次創設針對預付式消費經營活動合理控製預收資金規模的“三限”規定——“(經營者)合理設定預收金額和可兌(dui) 付的服務期限、次數”,再到此次新版合同示範文本出台,上海在溯源治理健身行業(ye) 痼疾的道路上持續推進,從(cong) 而為(wei) 全行業(ye) 避免不良經營模式提供了可參考和借鑒的法律保障體(ti) 係。
對於(yu) 有著15年健身經曆的上海市民吳佩蘭(lan) 來說,《實施辦法》的落地讓她在健身消費上“少了心理障礙,信任多了一些”,而兩(liang) 部新版合同示範文本的出台,又讓她吃下一顆“定心丸”,“現在有了‘三限’的監管規定,再加上這個(ge) 新版合同,感覺站在消費者的利益上更多一點,我肯定是更開心一點。”
新版合同進一步強化消費者權益保障。一是著重強調“三限”規定,提醒消費者預付款風險,強化經營者的告知義(yi) 務,其中會(hui) 籍時長、私教課有效期時長不建議超過健身房場地租賃期限,能在一定程度上事前預防超賣現象。二是載明收費標準、合同金額,實現明碼標價(jia) 。同時,還增加了滿足消費者個(ge) 性化需求的部分,包括是否指定教練等。
以往讓消費者擔心、鬧心的一些矛盾點,在新版合同中都有具體(ti) 條款的明確規定。如退費的流程快了,在繼續沿用7天冷靜期規定的同時,將冷靜期及其他情形退費周期分別縮減至5個(ge) 工作日、15個(ge) 工作日。對於(yu) 轉卡難的問題,上海市律師協會(hui) 體(ti) 育專(zhuan) 業(ye) 委員會(hui) 主任衛新表示,“以往必須經過健身房的同意,而且各種明的暗的費用非常多。這個(ge) 合同上明確規定,消費者可以轉卡,隻要下一家符合辦卡的基本條件,健身房是不得拒絕的,且必須配合。”
衛新表示,新版合同對規範和引導市場主體(ti) 的行為(wei) ,可以發揮積極作用,也能夠有效預防潛在的民事糾紛,從(cong) 源頭化解矛盾,“這對於(yu) 整個(ge) 消費活動會(hui) 是一個(ge) 巨大的推動。”
“體(ti) 育健身行業(ye) 的發展趨勢更加注重服務質量,積極適應市場和創新轉型。”上海體(ti) 育大學教授楊倩表示,《實施辦法》的正式施行和新版合同示範文本的適時發布,有利於(yu) 發揮行業(ye) 自律作用和社會(hui) 監督作用,健全體(ti) 育健身行業(ye) 綜合治理體(ti) 係,進一步規範市場。
具體(ti) 到各項細節,通過周到的條款設計,兩(liang) 部合同示範文本通過事前風險預防、事中權責明晰、事後糾紛解決(jue) 的全鏈條設計,既保護消費者核心權益,也幫助企業(ye) 合規經營,有利於(yu) 推動構建健康的行業(ye) 生態。上海市健身健美協會(hui) 秘書(shu) 長孫崇表示,目前,上海大部分健身企業(ye) ,尤其是新進品牌和工作室都已主推或全部發行月付製、小課包等符合“三限”規定和消費趨勢的產(chan) 品,從(cong) 拚業(ye) 績到拚服務、拚口碑,大家都在積極擁抱新政,尋求行業(ye) 變革之路。
用規則擠掉泡沫,讓真正深耕服務的企業(ye) 脫穎而出。“加五磅健身”創始人張哲瑜表示,“新政實施後,大家會(hui) 逐漸重拾對健身行業(ye) 的信心。消費者在健身過程中如對服務不滿意,退費相比以往更容易,這更加考驗健身機構的整體(ti) 運營和資源配置能力,健身機構的服務需要更加專(zhuan) 業(ye) ,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質量,這樣才可能吸引消費者達成複購。”
數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(ti) 現出新政實施帶來的變化。據美團最新消費數據顯示,截至3月12日,上海地區提供健身月卡或短期課團購門店已有1200多家(占合作門店的52%),年同比增長137%;《實施辦法》落地兩(liang) 周來,短期團購門店數增長達7.4%。
審核:張素琦